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9章 美丽太白湖畔,有家养鸭专业户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1982年9月4日,星期六,阴

从酉港公社出门,往南不远,就是闻名遐迩的太白湖。吉普车沿太白湖边的机耕路行进,绕湖一周60里。如今太白湖现存水面9800亩,与历史上四万多亩水面相比,大为减少。为了实现以粮为纲,经历多次围湖造田之后,现在的太白湖,不是以水面为主,而是让田土面积占了主体部分,目前田土、水面共八万亩。余进秋交待司机小刘:车速慢一点,看看太白湖的风光,尽量少停车,因为汽车启动一次的用油量等于跑四公里的用油量。余进秋向我们介绍:有人说过去在太白湖上看到过金龙宝殿。新合大队开港时,挖出了石虎、石箭、石锤。石矢不少,锋利无比。太白湖最早的地名叫“护国障”。这说明过去这里至少有一个部落,还有长矛图。相传唐朝诗仙李白曾邀友来此游览,并留下“洞庭湖西秋月辉”这首脍炙人口的美丽诗篇,人们为了纪念他,便将护国障改名太白湖。

说话间,我们来到猫山大队养鸭专业户马福喜家。我的目光被窗口的对联深深吸引:

房中云雨拥鸳鸯

窗外春风戏翠鸟

马福喜和他堂客手脚麻利地从屋里搬出十来把木椅子,在禾场里摆成一个圆圈,一边招呼大家落座,一边筛出了芝麻绿豆茶。余进秋要他不要客气,坐下给我们介绍家庭成员和承包养鸭的情况。

马福喜不加思索地说:我今年45岁。堂客徐秋梅,46岁。秋字是一个禾旁加一个火字。大儿叫马文祥,今年24岁。去年结婚。嘚,今年有了孙儿。女儿马桂枝,22岁,初小文化;二儿马文秀,20岁,初中毕业;三儿马文柱,18岁;小儿马文新,13岁;我恩娘83岁,跟我大儿一起生活,口粮由我和两个弟弟共同负担,每人每年200斤谷,每月给几块零花钱。她老人家轮流在每个儿子家里生活两个月,不扣基本口粮。我家承包了18亩田,养了600只鸭,劳力搞不过来,我就要三儿、小儿退学不读书了,给我打帮手。我是十成劳力底分,女儿七成劳力底分,两个儿子也是七成劳力底分。堂客三成劳力底分。六口人插18亩田,按人劳各半承包。种7分棉地,3分自留土。种早稻13亩1分,收了9200多斤谷。上交国家7300多斤,其中三超粮5400多斤,转了鸭子指标2800斤。中稻3亩2分多,亩产量700多斤,共2400斤。晚稻15亩3分,估产650斤,共9945斤。中稻返谷估产200斤。全年总产21745斤。亩产1208斤。晚稻收割后,还向国家上交2000斤,总共向国家贡献1万斤粮食。人平上交一吨粮。家中人平还留有1500斤粮。种谷留两套,装古一套不祘数。全年种子900斤。饲料4645斤,口粮每人700斤。口粮每百斤9.50元,共399元。田里总收入3143元,平均每亩174元。付产物176元,平均每亩9.80元。粮食和付产物相加,总共3319元。棉花每亩70斤匹棉。每亩收入100元。油菜子150斤,价值75元。蚕豆每亩21元,每亩旱土全年收入196元。养鸭550只,三个年头的鸭,隔年嘴也有一部分。隔年子鸭最当道。抚子鸭要喂一年空,买老鸭可以起网见鱼。上交6800斤鲜蛋,零卖400斤,零散50斤,共7250斤,价值6017元。估计还可产鸭旦3400斤。每天可产50斤。养鸭总收入8839元。看鸭的人要听得,挨得,比是人都小些。每只鸭年产量19.3斤。今年春天被老鼠药闹死180多只鸭,准备不搞了的。是余书记要我还是搞,我只好又从银行里拿存款,买进来一百多只鸭。今年已经开支费用: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sadfunsad.com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