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番外:《豳风·七月》解析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<!--go-->

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1。一之日觱发,二之日栗烈2?。无衣无褐,何以卒岁3?三之日于耜,四之日之举趾4。同我妇子,馇彼南亩田畯至喜5。

首章:言寒暑之变,总起全篇;继言秋冬以至于来年开春时的天气变化及各种活动。

杨慎《升庵集》卷四十二:“谚云:三九二十七,篱头吹繁栗。”又曰:“万象唯风难画。”

【注释】1、七月:夏历七月,阳历的八、九月份。流火:大火星西偏。流,偏向。火,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二颗星,称心宿二,因其最亮,又称大火星。古人在早晨(旦)或傍晚(昏)时分观测它在天空的位置,以此来判断时令,如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火星中而寒暑退。”伏虔注:“季冬旦中,大寒退。”是说冬天最后一个月开始之日的早晨观察大火星,看见该星在南天正中,即意味着寒气退却、暑气升进,亦即春天开始了。这是早晨观察。又如《夏小正》载:五月“初昏,大火中”,是说夏历五月开始之日的傍晚黄昏时分观察大火星在南天正中。这是在傍晚观察。诗言“流火”,是说夏历七月的黄昏时分观测大火星,其位置已经偏西了。九月:夏历九月,阳历十月左右。授衣:向农夫颁发衣服。一说,“授衣”是将丝麻之物交给妇女制作冬衣,因为九月丝麻之事毕。2、一之日:周历的正月.即夏历十一月。觱发(bìbō):寒风吹拂引起的响声,犹言噼里啪啦。二之日:周历二月,即夏历的十二月。栗烈:即凛冽。3、褐(hè):兽毛或麻质粗布衣。卒岁:过完一年最后寒冷的日子。4、三之日:周历三月,即夏历正月。于耜(sì):修理农具。于,词头,一般用在动词之前。《夏小正》:正月“农纬厥耒......初岁祭耒”。四之日:周历四月,即夏历二月。此诗在历法上,夏历、周历兼用,十一月到次年的二月,用周历,即一之日、二之日、三之日、四之日四个月,其余用夏历。四个月正好为农闲时。趾:镒,一种如后世铁锹之类的木质农具。趾,通“兹”,于省吾《新证》谓“兹”即《孟子》“虽有磁基”之“滋”。5、同:聚集。馇(yé):馈食,即送饭到田头的意思。古时春耕有重大典礼,称籍田典礼,周王要亲自参加。这一天,公家要馈赠在官田地上无偿劳作的农民一顿饭食。南亩:犹言田亩。古代以向阳田地为上。南亩即向阳之田。田畯(jùn):田官。至喜(chì):分发食物。“至”同“致”,“喜”同“馆”,饭食。据周礼,每年开春都要举行籍田大礼,田酸向参加典礼的农夫农妇分发食物即其中礼数之一。西周《令鼎》铭文“王大错农与麒田,锡”之“锡”即指此。“馇彼”两句反复出现在《小雅》的《信南山》《甫田》和《大田》等几首农事诗篇中,是诸诗创作时间相同的证据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sadfunfun.com

(>人<;)